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泉城重要風(fēng)景名勝和開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譽。大明湖集水域風(fēng)光、古園林景觀、古道觀、古水工、紀(jì)念性建筑為一體,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高品位的旅游資源。它位于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qū)北部?,F(xiàn)今湖面四十六公頃(690畝),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湖泊約占百分之五十三。
大明湖歷史悠久,其名始于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書中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東西兩面則湖”。宋代稱“四望湖”,后漸堙塞。金代起,在元好問的《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馬可·波羅在《中國游記》中寫道:“園林美麗,堪悅心目,湖光山色,應(yīng)接不暇”。大明湖為諸泉匯流而成,出小清河入渤海,有“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
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間菡萏映日,景色佳麗。公園內(nèi)亭臺樓榭,曲徑回廊,文人墨跡,錯落其間,其中清人劉鳳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對聯(lián),尤為人們所稱頌。沿湖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南有稼軒祠、遐園、明湖居、秋柳園,湖東北有南豐祠、張公祠、匯波樓、北極閣,湖北有鐵公祠、小滄浪,湖中有歷下亭、匯泉堂等名勝古跡。
位于湖心島的歷下亭。上懸清高宗御書“歷下亭”匾額。亭前楹聯(lián)“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是杜甫的詩句。古歷下亭在五龍?zhí)兑粠АK我院筮w至今大明湖南畔,今歷下亭建于清康熙年間,歷來為文人會集之地。
大明湖聞名遐邇,游客眾多,每年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約兩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跡周匝其間。尤其它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大明湖水來源于城內(nèi)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有"眾泉匯流"乏說,水質(zhì)清冽,天光云影,游魚可見。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恒雨不漲,久旱不涸"的長處,經(jīng)年水位恒定。水深平均兩米左右,最深處約四米,沿湖岸邊一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fēng)景的最好寫照。
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環(huán)繞,柔枝垂綠,婀娜點水。湖中現(xiàn)有四十余畝荷池,碧葉田田,白荷紅蓮,交相輝映,爭奇斗艷,荷香飄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各處游客云集,指點觀賞,歡聲笑語,一派繁華景勝,儼若北國江南。若于湖之北岸遠(yuǎn)眺,南山蒼翠,環(huán)列似屏,倒映入湖,畫圖難足。漫游湖畔,處處花繁樹茂,點點亭臺樓閣掩映綠蔭之間,歷下亭、鐵公祠、北極廟、匯波樓等二十多處名勝景點,令人應(yīng)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游趣無窮。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風(fēng)姿贏得古往今來眾多人士的詠贊:"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yuǎn),固江北之獨勝也。"
大明湖景區(qū)內(nèi)自然景觀秀麗,岸邊垂柳披拂,修竹叢叢,亭臺樓閣掩映其間;湖中鳶飛魚躍,蓮荷飄香,游艇畫舫往來穿梭,呈現(xiàn)在游人面前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景觀。景區(qū)內(nèi)還有“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明湖秋月、歷下秋風(fēng)和著名的佛山倒影景觀,特別是鵲華煙雨和匯波晚照景觀聞名遐邇。鵲華煙雨指的是站在大明湖南面的鵲華橋上向北眺望,近處碧波粼粼,遠(yuǎn)處鵲華二山如一對霓裳仙女遙相對應(yīng),周圍村舍寥寂,炊煙裊裊,田野阡陌縱橫,尤其是金秋時節(jié),景色更加迷人,元代大畫家趙孟頫將這美景畫成一幅《鵲華秋色圖》,如今收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匯波晚照指的是傍晚時分登上大明湖北岸的匯波樓俯瞰明湖,太陽的余輝折射出千萬道金光布滿湖面,浮光耀錦,漁舟唱晚,美如畫圖。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登樓觀賞。清代乾隆年間的《歷城縣志》盛贊其“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夏揖荷浪,春色揚煙,蕩舟其中,如游香園,簫鼓助期遠(yuǎn)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主要景點
明湖秋月
秋夜在視野開闊的大明湖岸賞月,歷來被視為一種良辰美景。此時,湖平如鏡,清風(fēng)拂面,柳枝輕搖,荷香浮動,一輪明月漸上中天,清輝似瀉,波光飄渺,恍若置身仙境,美不勝收。清代任宏遠(yuǎn)曾有詩曰:“貪看明湖忘歸路,敲碎鐘聲月色黃”。每當(dāng)月夜,水色與月光競爽。皎皎明月,放出朗朗清輝,湖水如鏡,閃爍瑩瑩銀光,那圓月的倩影,墜落“鏡”中,越發(fā)顯得俊秀。這時,明湖的景色,比晝間更為好看。天色依依清淡,有一種朦朧之美。那森森歷下亭,酷似蓬萊,那巍巍匯波樓,猶如月宮,那蘢蘢樹色,暗送詩韻,那郁郁荷香,深藏鷗夢。
歷亭秋風(fēng)
距大明湖南岸不遠(yuǎn),水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亭名歷下亭。其前身為客亭,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是在北魏酈道元著的《水經(jīng)注》中,大意是,濼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東西兩面則湖,湖上有亭名曰客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唐天寶年間,杜甫與北海太守李邕在此宴飲,杜甫即興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中的歷下亭即客亭,并沿襲至今,被稱為中華古亭之一。亭周圍有名士軒、蔚藍軒、御碑亭等建筑,古樸典雅,錯落有致。這里風(fēng)景秀麗,歷代文人多有贊美,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有《古歷亭賦》云:“蘢蘢樹色,近環(huán)薜荔之墻;泛泛溪津,遙接芙蓉之苑……金梭織錦,唼呷蒲藻之鄉(xiāng),桂楫張筵,容與蘆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將流;荷芰連天,香隨風(fēng)而不斷;蝶迷春草,疑謝氏之地塘,竹蔭花齋,類王家之庭院?!边@便是歷下亭景色的逼真描繪。
鐘鳴蛙靜
在南豐祠晏公臺上有一鐘亭,亭內(nèi)懸一古鐘明昌鐘亭。該鐘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徑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懸掛于6米高臺之上。每當(dāng)夜幕降臨或晨曦時分,圓潤雄渾的鐘聲響徹云霄,經(jīng)曲岸水面回蕩互激,與周圍蒼煙暮靄、水樹應(yīng)和而構(gòu)成一種意境。由近及遠(yuǎn),繞耳不息,使人聽后心明意凈,恍入夢境。與金鐘鳴響相對應(yīng)的是蛙聲寂靜。大明湖有“蛇不見,蛙不鳴”的傳說,這是一大生態(tài)之謎。每逢盛夏,護城河及北園一帶蛙聲舔噪,響成一片,而大明湖內(nèi)卻無一聲蛙鳴。這一鳴一靜形成鮮明對比,乃大明湖一大特色。
佛山倒影
大明湖著名奇觀。在滄浪亭內(nèi),立有“佛山倒影”石碑。該景觀由于劉鶚《老殘游記》中的精彩描繪而被廣為傳誦?!谤o華煙雨”是將湖北部的小山收入眼底;而“佛山倒影”則是把湖南岸的群山攬入懷中。最佳觀賞時間為春秋佳日,新雨之后的晨曦或夕照之時。佛山倒影是清朝末年著名小說家劉鶚命名的,說的是千佛山倒映在大明湖中的影子。他來濟南時,正是秋天。于是在《老殘游記》中寫到:“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shù)十里長的屏風(fēng)。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yè)已澄清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卻有一層蘆葦,密密遮住?,F(xiàn)在正是著花的時候,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匯波樓
濟南八景之一。觀賞地點匯波樓。大明湖的東北隅,有門稱北水門。過去,府城眾泉之水多從此過,故門也稱匯波門。門上有橋稱匯波橋,橋下有廟稱晏公廟,廟下有臺稱晏公臺,臺下有門為券門。門下有水,門側(cè)有柳,柳將門籠罩,垂入水中,微風(fēng)徐吹,柳絲飄蕩,水皺波紋,相錯如錦,夕陽照之,將四周景物染成橘紅,顯得格外妖繞,其景即稱“匯波晚照”。滄桑之變,券門堵塞,此景隨化為烏有。之后,匯波橋上蓋上匯波樓。其樓峭拔高聳,蔚為大觀。登樓遠(yuǎn)眺,北可見齊煙九點,南可望群山如屏。近可觀明湖碧波、畫舫爭渡。傍晚時分,夕陽吐霞,金輝熠熠,只見楊柳披彩,芰荷艷紅,舟棹唱晚,波光泛金,彩樓沐輝,群鳥歸林,宛如酣暢淋漓的絕妙畫圖。
丹舫指
丹舫指的是大明湖南門內(nèi)的明湖牌坊。1953年由文廟移來,牌坊上“大明湖”三個鎦金大字由清代著名書法家于書佃題寫。整個牌坊由六根紅柱支撐,每根柱子前后均有高大的石鼓挾抱,另有十二根朱紅柱為斜撐,所以稱為丹坊。它高8.3米,闊14.7米,立于石砌臺階之上,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牌坊項呈“三階錯落”式,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顯得富麗堂皇。它飛檐起脊,造型優(yōu)美,脊上和微翹的檐角上,各飾有脊獸;檐下有云頭斗拱,使建筑極富民族特色。明湖牌坊一直被人們視為大明湖的標(biāo)志,尤其是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遐園好音
園位于大明湖南門西側(cè),始建于1909年,是當(dāng)時的山東省圖書館,也是全國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因藏書豐盛,且物種豐富,歷來就有“歷下風(fēng)物以此為盛”的贊語。園內(nèi)楊柳垂蔭,山石嶙峋,麗水虹橋,曲徑通幽,書聲朗朗,黃鸝和鳴,泉水叮咚,景色如詩如畫,被譽為鬧市中的一方凈土,“濟南第一庭院”。
滄浪荷韻
明湖北岸有一庭園:鐵公祠,面山傍水,繞以長廊,湖水穿渠引入亭中。小滄浪亭居園中臨湖處,建于1792年,三面荷池,境界清幽,這里有古人詩詞碑刻等墨寶多處。《詩經(jīng)》中曾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詩句。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見十里之外的千佛山。每逢夏日,池中荷花盛開,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淡粉嬌嫩,清香彌漫,給人“滄浪訪古賢,荷香繞畫梁”之感。
大明湖不僅有秀麗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供游人觀賞品位。景區(qū)內(nèi)有一閣二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游人可蕩舟湖中觀賞游憩,也可漫步湖畔領(lǐng)略湖光山色,還可登上觀覽車把明湖美景盡收眼底。
大明湖景區(qū)景觀異常奇特,有“恒雨不漲,久旱不涸”之特點,有我國四大自然生態(tài)謎之一的“蛇不見,蛙不鳴”,有“佛山倒影”奇觀?!昂阌瓴粷q,久旱不涸”見于《歷城縣志》中。泉城濟南,群泉噴涌,有名泉達72處,地勢南高北低,泉水涌出后隨地勢向北流去,大明湖就是由眾多泉水匯流而成。大明湖地勢低洼且湖底為不透水的火成巖,泉水不易滲漏,得以保存下來,即使天氣長久干旱,湖水也不會干枯,于是就有了久旱不涸的特點。大明湖有北水門調(diào)節(jié)水位,排水便利,湖水由北水門排出后入護城河,再由護城河匯入小清河,最后流入渤海。所以,即使連降大雨,湖水也能及時排出,而且有效地控制了護城河水倒灌入湖的現(xiàn)象,形成了恒雨不漲的特點。有了這“恒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大明湖稱得上繁華都市中的天然寶湖。
“蛇不見,蛙不鳴”說的是在大明湖周圍見不到水蛇,也聽不到青蛙鳴叫。按照自然界特點,有水的地方就有水蛇,有青蛙就有叫聲,而大明湖沒有水蛇,有青蛙卻聽不到蛙聲。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護城河里呱呱直叫的青蛙放到大明湖里,立刻就不叫了,把原來在大明湖不會叫的青蛙放到護城河,到了一定時期就會呱呱直叫。大明湖“蛇不見,蛙不鳴”的現(xiàn)象也被記載在《歷城縣志》中,而且已被列為我國四大自然生態(tài)之謎之一。
佛山倒影是大明湖一大奇觀,它是由太陽斜射在對面千佛山上將整個千佛山倒影在大明湖里而形成的。它的出現(xiàn)同蓬萊閣的海市蜃樓,泰山的日出一樣非常罕見。要出現(xiàn)這一景觀一般需三個條件:一是春秋時節(jié)日出或日落時分,二是天氣風(fēng)和日麗,湖面風(fēng)平浪靜,三是空氣質(zhì)量好,透明度高。具備了這三個條件,在大明湖北岸特別是鐵公祠前,就能觀賞到佛山倒影的奇觀。最早發(fā)現(xiàn)這一景觀是在元代,詩人元好問在《泛舟大明湖》中寫道“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明代詩人張鶴鳴有“佛山影落鏡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的詩句。清代小說家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描寫的最為具體生動。“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爆F(xiàn)在這一奇特景觀仍然能夠看到,今年春天雨后的一個早晨天空晴朗,不少晨練的市民和公園職工都看到了佛山倒影奇觀。
景區(qū)內(nèi),世界級資源實體很多,有建于北魏的千年古亭歷下亭,有建于北宋的排水工程北水門,有建于元代的北極廟和匯波樓等。
有山團建專注大明湖團建一站式服務(wù),專屬策劃師私人定制更有創(chuàng)意更有效果的大明湖團建活動方案,超過100名資深領(lǐng)隊和專業(yè)培訓(xùn)師,可提供8-20000人大明湖團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五日游/定制旅行,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有山團建專注高端團建、中高管領(lǐng)導(dǎo)力修煉、賽事活動、文化賦能,致力于幫助企業(yè)升華企業(yè)文化,打造更有凝聚力更有戰(zhàn)斗力的團隊!
推薦:北京團建方案 團建項目 年會策劃公司 北京團建公司 雁棲湖團建 金海湖團建 古北水鎮(zhèn)團建 水長城團建 海坨山谷團建 公司運動會 企業(yè)家庭日 趣味運動會 30人團建 50人團建 100人團建 200人團建 500人團建 開年團建 開工團建 年中團建